2022-08-08
锂离子电池SEI膜的形成是碳负极与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稳定性取决于电极和电解质的性质。SEI薄膜并不是简单地沉积在电极表面,而是膜组分在结构上与电极界面上的原子或基团有关,这是实现SEI薄膜组分的稳定性所必需的,以保证碳负极弱氧化后形成的不规则界面中含有少量的-OH、-COOH等酸性基团。在电极过程中,易转变为-OLi或羧基锂盐基团,使其稳定存在于电极/电解质界面上。氧化石墨在EC、EMC等电解质中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SEI膜,从而减少电极的不可逆损耗。
电解质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离子电池SEI膜的化学组成。不同的化学成分,膜的结构和性能必然不同,因此电解液的组成是影响SEI膜性能的关键。一般认为SEI薄膜的稳定性和电极的循环性能在高温下会下降。这是一个由于高温条件加速了SEI膜的溶解和溶剂分子的嵌入,低温条件下形成的SEI膜致密、稳定、阻抗低,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SEI膜在高温下容易分解。由于不同离子的扩散速度和迁移次数不同,电解液成分在碳负极表面的还原和分解实际上是各种反应竞争的结果。因此,不同电流密度下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形式不同,导致膜组成不同。
锂离子电池SEI膜形成机理:
1、到达电极/电解质界面的锂离子会与电解质中的溶剂分子、锂阴离子、添加剂甚至杂质分子发生不可逆的反应。
2、不可逆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池次充电过程中,当电极表面被SEI膜完全覆盖时,不可逆反应停止。
3、一旦形成稳定的SEI膜,就可以重复充放电过程。
4、在电池次充电过程中,碳负极表面先于Li+插层,建立了完善的、致密的、可Li+导电的SEI膜。
上一页:锂电池外壳焊接工艺及要求
下一页: 锂电池与镍氢电池的比较
一、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性能一致性:A) 区别大和小静态开路电压为完全充电的电池的电池组应不大于0.05V;B) 经电池组进入浮充状态24小时的端子之间的电压差电池应不大于0.20V;C) 当电池组放电时,端子之间的电压差电池应不大于0.25V;D)
聚合物锂电池是为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能源,可充电且容量很大。它们的各种排放速率足以为一些苛刻的设备提供动力,使其成为镍镉(NiCd)电池等电池的首要选择。典型的聚合物锂电池,无论电池编号,都应该有两个主连接器,即主连接器和平衡连接器。主连接器可以用来
上一篇文章对锂电池SEI膜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讲解,人们一般接受的锂电极表面钝化膜模型如下:锂电池SEI膜1、内部是由低氧化态无机盐组成的致密部分;2、外部是由有机层组成的多孔部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锂电极在烷基碳酸酯电解液中形成的SE
在大容量软包锂电池的使用上坚持三个 “不”,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1、不过充市场上存在部分充电器在电池充满电后断电功能不完善,导致电池充满电后仍继续充电;又或者一些充电器使用时间过长,其组件老化导致电池充满电后继续充电。而充电时不停机的问题。大容量软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汽车,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为3年左右,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将废电池拆解后可得到金属外壳、铝箔、铜箔和塑料隔膜。金属外壳和塑料膜片被均匀回收和
交运的锂电池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非限制货物(非危险品)运输。不能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按照UN3090或UN3091危险品运输要求。一、对锂含量限制1、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池的锂含量不得超过1g,锂离子原电池的额定瓦时不超过20Wh。2、对于锂金属或锂